跳至主要內容

Vue

kangduu大约 13 分钟

Vue 采用了什么模型?和 MVC 模型有什么区别?

​ vue 采用的是 mvvm 模型。

​ mvvm 模型中,视图和模型无法直接通信,必须依赖 View Model 通信。

​ ViewModel 模型中通常需要实现一个 observer 观察者,其职责就是当数据改变时(model),通知视图做更新,当视图改变(用户操作等)时,通知数据修改。

双向数据绑定 实现数据在模型和视图的相互转换(更新)。模型-->VM-->视图 (数据绑定);视图-->VM-->模型(事件监听)

MVVM 【模型-视图-视图模型】(Model-View-ViewModel)

  • M(Model):数据模型层js 中的数据,(后端传递的数据,业务逻辑相关的数据对象);
  • V(View):视图层。用户所有可见页面
  • VM(ViewModel):视图模型层vue 实例化对象,MVVM 的核心,连接 view 和 model 的桥梁;

View 与 ViewModel 之间通过双向绑定(data-binding)建立联系,这样当 View(视图层)变化时,会自动更新到 ViewModel(视图模型),反之亦然。

MVC 【模型-视图-控制器】(Model-View-Controller)

  • M(Model):数据模型层。是应用程序中用于处理应用程序数据逻辑的部分,模型对象负责在数据库中存取数据
  • V(View):视图层。是应用程序中处理数据显示的部分,视图是依据模型数据创建的。
  • C(Controller):控制层。是应用程序中处理用户交互的部分,控制器负责从视图读取数据,控制用户输入,并向模型发送数据

MVVM 和 MVC 的区别

​ MVC 和 MVVM 的区别并不是 VM 完全取代了 C,ViewModel 存在目的在于抽离 Controller 中展示的业务逻辑,而不是替代 Controller,其它视图操作业务等还是应该放在 Controller 中实现。也就是说 MVVM 实现的是业务逻辑组件的重用。由于 mvc 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前端并不那么成熟,很多业务逻辑也是在后端实现,所以前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MVC 模式。

拓展—前后端数据处理流程

  • Client - 客户端,一般指浏览器,浏览器可以通过 HTTP 协议向服务器请求数据。
  • Server - 服务端,一般指 Web 服务器,可以接收客户端请求,并向客户端发送响应数据。
  • Business - 业务层, 通过 Web 服务器处理应用程序,如与数据库交互,逻辑运算,调用外部程序等。
  • Data - 数据层,一般由数据库组成。

说一说 Vue2.x 的生命周期

声明周期open in new window

vue2 响应式原理 【深度理解 vueopen in new window

observe 的实现思路

// vue2 数组的响应式原理: 覆盖可以修改数组的7个方法(修改原型上的方法)
// 思想(数组): 从数组原型上获取到这7个方法,并覆盖为可以发送更新通知的函数实现
const originalProto = Array.prototype;
const arrayProto = Object.create(originalProto);
["push", "pop", "shift", "unshift", "splice", "reverse", "sort"].forEach((method) => {
  arrayProto[method] = function () {
    //做你本来该做的事
    originalProto[method].apply(this, arguments);

    //通知更新
    notifyUpdate();
  };
});
// vue2 对象的响应式原理: Object.defineProperty() 、 遍历每个key,定义getter、setter
// 思想(对象): 递归遍历传入的obj,定义每一个属性的拦截
function observe(obj) {
  if (typeof obj !== "object" || obj == null) {
    return obj;
  }
  // 判断类型:如果是数组则替换其原型
  if (Array.isArray(obj)) {
    Object.setPrototypeOf(obj, arrayProto);
  } else {
    const keys = Object.keys(obj);
    for (let index = 0; index < keys.length; index++) {
      const key = keys[index];
      // 对obj每个key执行拦截
      defineReactive(obj, key, obj[key]);
    }
  }
}
// 具体定义指定的key拦截器
function defineReactive(obj, key, val) {
  //递归遍历,val是否为对象
  observe(val);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get() {
      return val;
    },
    set(newVal) {
      if (newVal !== val) {
        // newVal可能是对象
        observe(newVal);
        // 通知更新
        notifyUpdate();
        val = newVal; // val 不会被释放 ,val 在这里是一个闭包
      }
    },
  });
}
function notifyUpdate() {
  console.log("响应数据更新");
}
const data = { foo: "foo", bar: { a: 0 }, arr: [1, 2, 3] };
observe(data);
// 1. 普通更新
// data.foo = 'f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 2. 嵌套属性更新
// data.bar.a = 3
// 3. 赋值是对象
// data.bar = { a: 100 }
// 4. 数组的更新
// data.arr.push(4)
简单描述 vue2.x 的响应式原理

在初始化数据时,使用 Object.definePrototype 重新定义 data 中所有属性的 getter/setter,当页面使用对应的属性时,先进行依赖收集(收集当前组建的 watcher),若属性发生变化会通知相关依赖进行更新操作(发布订阅)。

vue2.x 中如何监测数组变化

使用函数劫持的方式,重写原型链上的数组方法(七个能够改变原数组,['push', 'pop', 'shift', 'unshift', 'splice', 'reverse', 'sort'])

const originalProto = Array.prototype;
const arrayProto = Object.create(originalProto);
["push", "pop", "shift", "unshift", "splice", "reverse", "sort"].forEach((method) => {
  arrayProto[method] = function () {
    //做你本来该做的事
    originalProto[method].apply(this, arguments);

    //通知更新
    notifyUpdate();
  };
});

vue2 响应式存在的不足

  1. 当需要响应化数据较大时,递归遍历性能不好、消耗较大。(初始化进行)
  2. 新增或删除属性无法监听。需使用 vue.set(obj,proName,value)
  3. 数组的响应化需要额外实现
  4. 对象属性修改语法有限制(需要使用 vm.$set,直接 obj.peroto 会出现无法监听的问题)

vue3.x 的响应式原理

知识储备

  1. Proxy
  2. Reflect
  3. WeakMap()

响应原理

Vue3.x 改用了 ES6 的 proxy 替代 Object.definePrototype。同时支持优雅降级(如果浏览器不支持 3.x,则采用 2.x 方法

  1. proxy 可以监听数组和对象的变化
  2. 多达 13 种拦截方法
  3. 作为新标准将受到浏览器厂商重点持续的性能优化
Proxy 只会代理对象的第一层,那么 Vue3.x 又是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的?

判断当前 Reflcet.get 的返回值是否为对象 Object,如果是则再通过 reactive 方法做代理,这样便实现了深度代理。

监测数组的时候,可能会触发多次 get/set,那么如何防止触发多次啦?

判断 key 是否为当前被代理对象 target 自身属性,也可以判断旧值与新值是否相等,只有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之一时,才有可能执行 trigger。

事件绑定原理

  1. 原生事件绑定是通过addEventListener绑定给真实元素的,
  2. 组件事件绑定是通过 Vue 自定义的$on实现的。

组件间通信

父子组件通信

兄弟组件通信

  • Event Bus (实现跨组件通信 Vue.prototype.$bus = new Vue )
  • Vuex

跨级组件通信

  • Vuex
  • $attrs、$listeners
  • provide/inject

vue 里 v-model 指令可以缩写成什么?

似乎是没有缩写

<input v-model="something" />
等同于下边:
<input v-bind:value="something" v-on:input="something = $event.target.value" />
// 这里的 $event.target.value 是指的js对象的property

v-model本质就是一个语法糖,可以看成是value + input方法的语法糖。 可以通过 model 属性的propevent属性来进行自定义。原生的 v-model,会根据标签的不同生成不同的事件和属性。

v-if 和 v-show

条件不成立时:

v-if 不渲染 DOM 元素

v-show 操作样式(display),切换当前 DOM 的显示和隐藏。

组件中的 data 为什么是一个函数?

组件被复用多少次,就会创建多少个实例;本质上,这些实例用的都是同一个构造函数

data 是对象(属于引用类型)则会影响到所有的实例。

保证组件不同的实例之间 data 不冲突,data 必须是一个函数(return)。

特殊属性 keyopen in new window 的作用

key 的作用是尽可能的复用 DOM 元素

新旧 children 中的节点只有顺序是不同的时候,最佳的操作应该是通过移动元素的位置来达到更新的目的。

需要在新旧 children 的节点中保存映射关系,以便能够在旧 children 的节点中找到可复用的节点。key 也就是 children 中节点的唯一标识。

探讨computedopen in new windowwatchopen in new window

Computed本质是一个具备缓存open in new window的 watcher,相关响应式依赖的属性发生变化时重新计算并更新视图。

适用于计算比较消耗性能的计算属性open in new window场景。(有缓存,不用每次都去调用方法)

标签元素上的表达式过于复杂时,在模板中放入过多逻辑会让模板难以维护,可以将复杂的逻辑放入计算属性中处理。

计算属性默认只有 getter,不过在需要时你也可以提供一个 setter

Watch没有缓存性,更多的是观察的作用,可以监听某些数据执行回调。

需要在数据变化时执行异步或开销较大的操作时,这个方式最有用(合适)。

当我们需要深度监听对象中的属性时,可以打开deep:true选项,这样便会对对象中的每一项进行监听。

deep:true会带来性能问题,优化的话可以使用字符串形式监听,如果没有写到组件中,不要忘记使用unWatch手动注销

keep-aliveopen in new window的作用

keep-alive可以实现组件缓存,当组件切换时不会对当前组件进行卸载。

常用的两个属性include/exclude,允许组件有条件的进行缓存(主要用于保留组件状态或避免重新渲染。)。

两个生命周期activated/deactivated,用来得知当前组件是否处于活跃状态。

注意

  1. <keep-alive> 是用在其一个直属的子组件被开关的情形。
  2. 如果你在其中有 v-for 则不会工作。
  3. 如果有上述的多个条件性的子元素,<keep-alive> 要求同时只有一个子元素被渲染。
  4. <keep-alive> 不会在函数式组件open in new window中正常工作,因为它们没有缓存实例。

vue 里有一种情况是双向绑定失效,说一说你遇到的例子,怎么解决

Vue 无法检测到对象属性的添加或删除。由于 Vue 会在初始化实例时对属性执行 getter/setter 转化,所以属性必须在 data 对象上存在才能让 Vue 将它转换为响应式的。对于已经创建的实例,Vue 不允许动态添加根级别的响应式属性。但是,可以使用 Vue.set(object, propertyName, value) 方法向嵌套对象添加响应式属性。例如Vue.set(vm.someObject, 'b', 2)

数组方法['push', 'pop', 'shift', 'unshift', 'splice', 'reverse', 'sort']之外的方法(修改操作)都无法监听。

<div>{{personal.name}}</div>

<script>
  new Vue({
    el: "#box",
    data: {
      personal: {
        name: "jake",
      },
      arr: [1, 3, 23, 41, 4222],
    },
    methods: {
      submit() {
        this.personal.age = 12; // 这里为personal对象新增 age 属性,不是响应式的。
        //正确做法
        // this.$set(this.personal, 'age', 12)
      },
      mounted() {
        this.$set(this.arr, 0, 1000); // 正确的做法
        this.arr.push(3); // 正确的做法
        this.arr[3] = 12213; // 无效
      },
    },
  });
</script>

检测变化的注意事项open in new window

Vue 不能检测数组的变动open in new window

Vue 中对象变更检测注意事项open in new window

你理解的 vue 路由是什么? Vue Routeropen in new window

它和 Vue.js 的核心深度集成,让构建单页面应用变得易如反掌。包含的功能有:

  1. 嵌套的路由/视图表
  2. 模块化的、基于组件的路由配置
  3. 路由参数、查询、通配符
  4. 基于 Vue.js 过渡系统的视图过渡效果
  5. 细粒度的导航控制
  6. 带有自动激活的 CSS class 的链接
  7. HTML5 历史模式或 hash 模式,在 IE9 中自动降级
  8. 自定义的滚动条行为

参考: 怎样理解 Vue 中的路由open in new window

vue 和其他框架有什么区别?

Vue.js 对比其他框架open in new window

Vue 全局 API Vue.nextTick(handler)open in new window

下次 DOM 更新循环结束之后执行延迟回调。 nextTick 使用了宏任务和微任务 (不知道的就不要说出来)

执行环境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按序嗅探):

  1. Promise
  2. MutationObserver
  3. setImmediate
  4. setTimeout

上述操作定义了一个异步方法,如果多次调用 nextTick 会将方法存入队列中,通过这个异步方法来清空当前队列。

submit () {
  this.message = 'new';
  // DOM 还没有更新
  this.$nextTick(function () {// 数据更新完成执行的回调函数
    console.log(this) // 注意:this 指向当前Vue实列
    // DOM 更新了
  });
  this.$nextTick().then(function () { // 数据更新完成执行的回调函数
    // DOM 更新了
    console.log(this) // 注意:this 指向window,即定义时环境
    this.message = 'olds';
  })
}

提示:上述两种方案,其this指向不同

虚拟 DOM

产生原因

浏览器中操作 DOM 是很昂贵的。频繁的操作 DOM,会产生一定的性能问题。

本质

用一个原生的JS对象去描述一个DOM节点。是对真实DOM的一层抽象。

也就是源码中的 VNode 类,它定义在 src/core/vdom/vnode.js 中

虚拟 DOM 映射到真实 DOM 要经历 VNode 的 create、diff、patch 等阶段。

VUE SSR 服务端渲染open in new window

将Vue在客户端把标签渲染成HTML的工作放在服务端完成,然后再把html直接返回给客户端

优点
  1. 更好的 SEO
  2. 首屏加载速度更快
缺点
  1. 开发条件会受到限制,服务器端渲染只支持beforeCreatecreated两个钩子
  2. 需要一些外部扩展库时需要特殊处理
  3. 服务端渲染应用程序也需要处于 Node.js 的运行环境
  4. 服务器会有更大的负载需求。

你必须掌握

  1. webpack
  2. node.js
  3. vue

Vue 的性能优化

编码阶段

  • 尽量减少data中的数据,data中的数据都会增加 getter 和 setter,会收集对应的 watcher
  • v-ifv-for不能同时使用
  • 在能够满足需求且不出错的情况下,使用 v-if 替代 v-for
  • 如果需要使用v-for给每项元素绑定事件时使用事件代理
  • key保证唯一
  • 单页面应用(SPA 页面)采用keep-alive缓存组件
  • 使用路由懒加载、异步组件
  • 防抖、节流
  • 第三方模块按需导入
  • 长列表滚动到可视区域动态加载
  • 图片懒加载

SEO 优化

  • 预渲染
  • 服务端渲染 SSR

打包优化

  • 压缩代码
  • webpack 的 Tree Shaking/Scope Hoistingopen in new window
  • 使用 cdn 加载第三方模块
  • webpack 的多线程打包 happypack
  • webpack 插件 splitChunks 抽离公共文件
  • sourceMap 优化
  • dll(一次打包第三方包,无需重复打包)

用户体验

  • 骨架屏
  • PWA(Progressive Web App) 渐进式增强 WEB 应用
  • 缓存(客户端缓存、服务端缓存)

hash 路由和 history 路由

location.hash的值实际就是 URL 中#后面的东西。

history实际采用了 HTML5 中提供的 API 来实现,主要有history.pushState()history.replaceState()